讓天花板消失:是設計的一種選擇

— 室內設計中「不做天花板」的兩種做法

現代居家設計越來越多元,有些屋主在瀏覽作品時會發現:有些空間「看起來好高」、「線條很簡潔」,甚至沒看到常見的間接燈光與造型天花板。這並不是簡化施工,而是設計師根據空間條件與屋主需求,選擇不做傳統天花板,讓空間更純粹、機能更精準。

我們從兩個實際設計案例出發,分享常見的「無天花板設計方式」,讓你了解這些選擇背後的邏輯與美學。

 

作法一:完全不封天花板|裸露管線 + 灑水頭 + 軌道燈

在我們的《站前威力》案中,保留了原始樓板高度,沒有再加設天花板,讓消防灑水頭、線路與管線外露,同時搭配黑色軌道燈具,營造出清爽開放、不造作的空間感。

適合這類設計的條件包括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層高足夠(建議原始樓高 2.7m 以上)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消防灑水頭與管線排列整齊,視覺不混亂,重點看不到排污管。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空間風格偏向簡約、自然或帶有輕工業調性

優點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天花不壓迫,空間感明顯放大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彈性照明配置,適合不同生活情境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灑水設備原位保留,安全與設計兼顧

 

須留意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水電與消防管線需事先整合,避免雜亂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軌道燈路徑、數量需設計到位,避免照明死角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空調配置需注意管線走法不凌亂

 

作法二:局部包覆 + 吸頂燈|保留簡潔線條又遮蔽必要設施

 

 

在《嵐海之間》的案例中,因空調管線配置需求,我們選擇僅局部包覆空調主機與配管,同時不設整面天花,改以吸頂燈具作為主要照明,達到整潔、實用、又不壓迫的效果。

 

適合這類設計的條件包括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空調可遮蔽出風口或冷媒管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偏好整齊乾淨的視覺感,不想裸露管線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不需要大量天花造型

優點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精簡設計,施工成本與時間更有效率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局部包覆讓空間保持整潔與視覺統一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吸頂燈高度適中,不影響空間開闊感

 

須留意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燈具挑選需考慮光型與亮度分布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局部封板與設備整合需精準施工,避免不協調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原建築物配置穿樑套管及排水管,空調配置管線走法

 

設計,是幫助空間「回歸它該有的樣子」

 

不做天花板,從來不是設計的退讓,而是一種針對空間條件與使用者需求,重新校準的設計策略。我們不是少做,而是做得更準確——讓燈具、空調、消防、安全設備與空間氛圍和諧共存,減少多餘線條,提升整體感受。

 

對我們來說,設計從來不是「做滿」,而是留下剛剛好的空間與呼吸感

 

適合不做天花板的你,可能會這樣想: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喜歡挑高、明亮、不壓迫的空間感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希望室內少一些複雜線條與裝飾

       •      想保留原始建築質感,讓空間更簡潔自然

 

如果這些正好是你對家的期待,歡迎與我們聊聊。我們會根據你的空間、生活習慣與風格喜好,找到最適合的處理方式。

 

Tags:
blog